close
媽閣廟

遠離了前一晚的紙醉金迷,今天行腳的重點是澳門的歷史城區。首站選擇了「MACAU」名稱由來的媽閣廟,四百多年前,葡萄牙人抵達澳門,於廟前對面之海岬登岸,注意到有一間神廟,詢問居民當地名稱及歷史,居民誤指廟宇,故此答稱「媽閣」,葡人以其音譯而成MACAU,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。




媽閣廟建於西元一四八八年,至今已逾五百年的歷史了,可說是澳門最古老的寺廟之一,看慣了台灣與大陸雕樑畫棟、雄偉的寺廟建築,再來看媽閣廟,真有些純樸之氣,它的特色是依山而建,每個殿是分開的,從制高處的觀音殿向前看,便可了解媽閣廟盤據了背山面海的風水寶地,景色清幽。



最特別的一點是,這邊的香客(或廟方)特愛點超大的香環,每個殿都吊滿了大香環頗是壯觀,為了怕香灰燙到遊客,香環下方也都連結了一塊圓木版;而在正殿內的右前方,有一尊「文昌帝君」,文昌帝君明明是掌管智慧的,但祂的身上卻被塞滿了鈔票,澳門人(或者是來澳門的遊客)求財之心切可見一斑呀!






議事庭前地周圍

議事庭前地四周可說是澳門歷史古蹟最密集的地區,以議事庭前地為圓心朝四方走去,幾分鐘之內都可以到達只要的歷史景點。我們這次造訪的有三街會館(關帝廟)、仁慈堂、玫瑰堂、崗頂前地等等,其他還有一些點因為時間的關係沒辦法一一造訪,但其實似乎大同小異,都是些葡國時期留下的建築,或是中國式的古寺廟建築,最大的特點是,這邊的廟宇真的都小小間的,在大三巴牌坊後面不小心瞄到小小間的哪吒廟就靜靜地站立在後方,有點嚇到,僅一牆之隔,卻被觀光客們忽視,或者說是被大三巴的名氣遠遠拋在身後會更貼切。







言歸正傳,議事庭前地應該是澳門最熱鬧、商店最密集的區域了,有點像台北的西門町,整區都是行人徒步區,對於喜歡亂看亂逛的觀光客來說,非常方便。除了道路兩旁葡式建築非常有異國情調之外,不得不推崇地上坡浪紋的瓷磚設計,整個就是為照片加分!(不過正在佈置的中秋燈籠有點不搭耶)在通往大三巴彎曲的路上還會不時出現一些古蹟,搭配滿街的商店,令人眼花撩亂。可惜我們趕行程,無法好好的在這裡逛逛,只好期待下次囉^^





大三巴牌坊

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著名的地標,也是澳門的象徵,常聽人說去澳門就是去看那片「澳澳的門啊」(台語)!在通往大三巴牌坊的小路上擠滿了人,也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手信店,短短一段路,光是鉅記手信就有三家分店,而且路上還有整塊的杏仁餅或肉乾可以試吃,充滿了中國傳統市集的親切感。





越過了重重的人牆,眼前忽然開闊,那就是「澳門」!沒錯,那就是聖保祿教堂在西元一八三五年遭祝融光顧後所剩下的門面,因為很像中國的牌坊,所以就被冠上「牌坊」之名。說也奇怪,這樣一片薄薄的牆,竟也獨自矗立了一百多年未倒塌,成為澳門的地標,而且看起來維護得很好,想必澳門政府花了不少心血在保護吧。到了這裡別只是拍拍照就走了唷,記得到牌坊的背面,有鐵架的樓梯可以爬上二樓俯瞰澳門的景色,很是不錯!(不過鳳梨花怎麼又出現了>.<)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wang7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